### 慢性阻塞性肺病:超越“老慢支”的误区
慢性阻塞性肺病(慢阻肺)并非老年人的专属,许多误区实际上对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威胁。
#### 误区一:咳嗽与气喘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
许多老人认为,随着年龄的增长,咳嗽和气喘是正常现象,可以忍耐而不加以治疗。事实上,慢阻肺带来的肺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,延误治疗只会导致病情加重。正确做法:若出现长期咳嗽、晨起痰多或活动后气短的症状,尤其是吸烟者,应尽早进行肺功能检查。
#### 误区二:戒烟后不会得慢阻肺
虽然戒烟至关重要,但吸烟对肺的损害是逐渐积累的。即使戒烟,曾经的吸烟者仍然属于慢阻肺的高危人群。吸烟超过10年(每天一包×10年)的人,患病风险明显增加。正确做法:戒烟永远不算晚,但戒烟后依然需要定期监测肺功能。
#### 误区三:慢阻肺没法治好,干脆不治了
尽管慢阻肺无法完全治愈,但科学的管理可以显著延缓病情发展。中医“治未病”的理念特别适合于稳定期的调理,可以帮助减少急性发作。正确做法:慢阻肺需要长期规范治疗与生活方式的调整,忽视不管将可能加速肺功能的衰退。
### 中医治疗慢阻肺的优势
中医强调整体调理,旨在减少急性发作并延缓肺功能的下降。肺、脾、肾三脏的亏虚是慢阻肺的重要根本因素。通过“痰瘀互结”的理论,中医解释了长期吸烟和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的肺失宣降,从而引起咳嗽和痰多的症状。
在急性期,中医能够快速缓解以下症状:
- 痰热壅肺型:出现黄痰、胸闷。
- 寒痰阻肺型:表现为白痰和怕冷。
在稳定期,中医则帮助固本培元,减少复发:
- 肺脾气虚型:常感冒、乏力。
- 肺肾两虚型:运动时气喘、腰膝酸软。
### 日常管理与预防
为了让肺部健康“慢一点老”,可以采用以下生活方式:
- 戒烟,远离二手烟: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诱因,戒烟后可显著减缓肺功能衰退速度。
- 科学运动,增强肺功能:每周进行3~5次散步或太极,每次20~30分钟;进行每日10分钟的缩唇呼吸训练。
- 饮食调整,减少痰湿:多吃白萝卜、百合等有助于排痰的食物,少吃油腻与甜食以免增加痰湿。
- 定期复查,防患未然:每6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查,监测病情进展,并接种流感及肺炎疫苗来降低感染风险。
### 及时就医的关键
若出现以下症状,应立即就医:
- 静息时感到气短,提示肺功能可能严重下降。
- 痰量突然增多且颜色变为黄绿,可能合并感染。
- 出现下肢浮肿和嗜睡,需警惕肺心病或呼吸衰竭。
通过中医的外治疗法进行早期干预和及时治疗,对于控制慢阻肺的病情十分关键。随着三伏天的到来,冬病夏治的理念非常适合此时实施。可选择贴敷肺俞、大椎等腧穴,结合针灸以及拔罐等方法进行调理。
在这个过程中,Z6·尊龙凯时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好地帮助提升生活品质,保护肺部健康。积极采取措施,才能让我们的肺部健康保持更长久。